斯里兰卡原名锡兰(Ceylon),以僧伽罗人居住此地而得名,原作Sinhala dwipa,意为狮子岛,是指强悍的民族,也可能起源于图腾信仰。
2500年前,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锡兰岛建立了僧伽罗王朝。
公元前247年,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弘扬佛教,受到当地国王的欢迎,从此僧伽罗人按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。
公元前2世纪前后,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并定居锡兰岛。
公元前5世纪,从印度移至锡兰的僧伽罗人建立了第一个王——辛哈勒王朝。以后又经过几度王朝更迭,这些王朝的旗帜均选用当地人们崇拜的动物图案,主要有孔雀旗、大象旗、皇家狮子旗等。
从公元5世纪直至16世纪,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之间征战不断。 [1]
15世纪起,先后被葡萄牙和荷兰统治。 [4]
16世纪起,先后被葡萄牙和荷兰人统治。
1508年,锡兰岛被葡萄牙人占领,遂使用葡萄牙国旗(1508-1653)。
1653年以后,荷兰取代葡萄牙占领了锡兰岛,锡兰岛上又使用荷兰国旗(1653-1796)。 [1]
17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。英国殖民地时期的国旗为深蓝色,靠旗杆一边上方为英国国旗红、白米”字图案,旗地右边绘有锡兰的国徽,国徽图案为圆形。 [4]
18世纪末,锡兰成为英国殖民地。使用英国国旗。当时英国使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国旗(1796-1801)。
1801年,爱尔兰被并入英国后,英国国旗上增加了红色的交叉十字(1801~1875)。 [1]
1875年,英国殖民当局在锡兰岛采用了新的旗帜,旗地为蓝色,靠旗杆一侧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,旗面右边为一个圆形图案,其中绘有一头大象和一座佛塔